教师名录

讲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讲师 >> 正文

韦凌翔

职称:讲师、学术副教授

邮箱:weilingxiang@sdjtu.edu.cn;1138707079@qq.com

研究领域:交通(物流)运输规划、地下工程(地下物流)规划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数据挖掘与建模

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山东交通学院可持续交通研发团队骨干成员。于陆军工程大学地下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几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Underground Space》、《隧道建设(中英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担任《物流技术》期刊青年编委以及SCI一区TOP期刊《Citie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期刊审稿专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的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二等奖、江苏省挑战杯二等奖及其他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荣誉30余项。


目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近5年):

主要从事地下交通及资源响应低碳化建模;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分析与建模等相关研究工作。


欢迎具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同学报考硕士研究生。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双碳”目标视域下城市地下规划响应准则、机理及应对, 起止时间: 2024/1-2027/12, 骨干人员.

[2] 江苏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面向存量地铁货运功能活化的设施与空间微更新研究——以南京S1号线/机场线为例, 起止时间: 2023/7-2026/6, 骨干人员.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新城新区地下物流系统规划导控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起止时间: 2021/1-2024/12, 参与人员.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城市中心区深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关键指标参数优选量化及准则研究, 起止时间: 2019/1-2022/12, 参与人员.

[5] 国家高端智库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 城市地下智能物流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起止时间: 2021/1-2021/12, 参与人员.

代表性论文:

[1] Wei Lingxiang, Chen Yongfan, Guo Dongjun*, Ji Junyuan, Chen Zhilong*, Zhuo Changchun, A last-mile delivery system for underground logistics with “self-pickup +” and “home-entry +” modes[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4, 147: 105678. (SCI, JCR: Q1, 中科院一区, IF=6.9, TOP期刊).

[2] Wei Lingxiang, Guo Dongjun*, Zha Jun, Bobylev Nikolai, Chen Zhilong*, Huang Shasha, Estim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arbon sink potential of using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 case study in Chengdu City, China[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4,144: 105533. (SCI, JCR: Q1, 中科院一区, IF=6.9, TOP期刊).

[3] Wei Lingxiang, Guo Dongjun*, Ji Junyuan, Chen Zhilong*, Hu Huapeng, Peng Xiaoli.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layouts for underground facilities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in cities: A multi-agent system model[J]. Underground Space. 2024, 19(19): 251-278. (SCI, JCR: Q1, 中科院一区, IF=8.2).

[4] Wei Lingxiang, Guo Dongjun*, Chen Zhilong, Yang Jincheng, Feng Tianliu. Forecasting Short-Term Passenger Flow of Subway Stations Based on the 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3, 12, 25. (SCI, JCR: Q2, 中科院三区, IF=3.4).

[5] Wei Lingxiang, Guo Dongjun*, Chen Zhilong, Hu Yinging; Wu Yanhua; Ji Junyuan. Growth Simulations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with Ecological Constraints Using a Patch-Based Cellular Automaton[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3, 12, 387. (SCI, JCR: Q2, 中科院三区, IF= 3.4).

[6] Zhao Pengfei, Wei Lingxiang*, Pan Dong, et al. Analysis of Key Factors Affecting Low-Carbon Travel Behaviors of Urban Resid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in Zhenjiang,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3; 15(6):5375. (SCI, JCR: Q2, 中科院三区, IF= 3.9)

[7] Lingxiang Wei; Dongjun Guo; Junyuan Ji; Zhilong Chen; Xiaohua Zhou; Mingming Liu; Xingxing Zhao; Hongjun Zheng; Lei Cai ; Evaluation of CO2 storage potential in CO2-enhanced oil recovery: A case study of the Subei Bas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5, 4(5): 1-23 EI期刊

[8] Wei Lingxiang, Feng Tianliu, Zhao Pengfei, et al. Driver sleepiness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J]. The Baltic Journal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2021, 16(1): 118-139. (SCI, JCR: Q4, 中科院四区)

[9] Wei Lingxiang, Zhao Pengfei, Li Ye, et al. Behaviour Analysis of Left-Turning Mopeds at Signal Controlled Intersections–A Case Study in Yancheng City[J]. Promet-Traffic & Transportation, 2021, 33(4): 609-620. (SCI, JCR: Q4, 中科院四区)

[10] Zhao Pengfei*, Wei Lingxiang, Pan Dong, et al. Multicriteria Model for Shared Parking and Parking Route Recommender Systems[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2: 8369362. (SCI, JCR: Q3, 中科院四区, IF= 2.3).

[11] Tianliu Feng, Lingxiang Wei, Wenjuan E*, Pengfei Zhao, Zhe Li, Yuchuan Ji. A Distracted Driving Discrimin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Facial Feature Triangle and Bayesian Network[J].The Baltic Journal of Road and Bridce Engineering, 2023,18(2):50-77. (SCI, JCR: Q4, 中科院四区).

[12] Dongjun Guo, Lingxiang Wei, Zhilong Chen, and Qihu Qian(钱七虎院士. Towards a Carbon-neutral City: Responsible Underground Space Use in China[C]. 18th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ed Research Centers for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CUUS 2023), 2023, Singapore, 第18届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年会.

[13] 韦凌翔,郭东军,吴艳华,等. 中国地下空间响应“双碳”目标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J/OL].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1-11[2025-03-1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69.TU.20250221.1018.004.html. 核心期刊

[14] 郭东军,韦凌翔,赵光,等. 我国基于存量地铁开展快递物流运输的前景及方向探讨 [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4, 44 (06): 1145-1153. 核心期刊

[15] 何峻岭,韦凌翔,左昊,等. 低碳城市视角下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 绿色数智 提质增效——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2024: 2234-2246.

[16] 韦凌翔,赵洪旭,赵鹏飞,等. 基于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交通事故预测方法 [J]. 交通工程, 2023, 23 (04): 94-99.

[17] 韦凌翔,董建军,陈志龙,等.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城市货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 45 (01): 88-92. 核心期刊

[18] 韦凌翔,董建军,陈志龙,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货运生成预测模型 [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20, 41 (04): 50-54+86. 核心期刊

[19] 杨晓春,韦凌翔,廖明军,等. 基于随机参数模型的平面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设施安全分析 [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 (02): 56-62. 核心期刊

[20] 韦凌翔,陈红,王永岗,等. 基于RVM和ARIMA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 41 (02): 349-354. 核心期刊

[21] 韦凌翔,陈红,王永岗,等.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量平滑处理方法 [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7 (01): 38-42. 核心期刊

[22] 陈红,韦凌翔,李高峰,等.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通道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 (03): 134-140. 核心期刊

[23] 张敏,韦凌翔,茹小磊,等. 基于乘客感知的地铁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评价 [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6 (S1): 13-17. 核心期刊

[24] 韦凌翔,陈红,蒋金亮,等. 基于广义费用函数的高铁票价双层规划模型研究 [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 12 (02): 250-256. 核心期刊

[25] 韦凌翔,陈红,王龙飞,等. 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子分析方法研究 [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 33 (01): 85-89+99. 核心期刊


发明专利:

[1] 基于重力感应的行人闯红灯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CN201910222201.9[P]. 2022-02-11.

[2] 一种高精度功能陶瓷注塑机:CN202111072085.0[P]. 2022-09-27.

[3] 一种用于城市微循环公交系统的车辆调度方法:CN202010961080.2[P]. 2022-12-30.

[4] 微公交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CN201611067281.8[P]. 2019-01-25.

[5]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CN202010860649.6[P]. 2022-06-07.

[6] 一种室外公共区域地面停车位导航装置:CN201910640139.5[P]. 2022-07-12.


获奖:

[1] 韦凌翔,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3年12月.

[2] 韦凌翔,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5年12月.

[3] 韦凌翔8/15),面向实施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理论方法及应用. 2022 年度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 徐州: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

[4] 韦凌翔, 郭东军, 陈志龙, 赵子维, 王昊宇, 等.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更新区地下空间利用与规划解析[C]. 2022 年度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2022, 徐州: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

[5] 韦凌翔, “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F题:应对 COVID-19 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科学管理建模),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专家委员会,2022年.

[6] 韦凌翔, 左昊, 郭东军, 刘明铭, 陈志龙, 卢艺.深层地下空间多螺旋立体自行车自动停放系统设计. 2024年度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4年12月, 南京: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

[7] 韦凌翔, 郭东军, 冀俊元, 陈志龙,朱星平, 等. “双碳”目标视域下深地隧道式立体自动停车系统设计. 2023 年度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2023年11月, 南京: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

[8] 韦凌翔,赵洪旭,赵鹏飞,钟栋青,陈天昊.基于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撑向量机的交通事故预测方法.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征文活动,三等奖,2022, 北京: 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9] 韦凌翔,杨锦诚,赵鹏飞,李有河,陈寅嘉,钟栋青. 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对其左转释放膨胀特性的影响.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征文活动,二等奖,2021, 北京: 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10] 韦凌翔,李哲,朱军,赵鹏飞,廖明军.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电动自行车交通流特性分析.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征文活动,三等奖,2020, 北京: 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11] 韦凌翔,钟栋青,王凯英,廖明军.交通强国战略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优秀奖,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21年6月.


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代表性成果:

[1] 第二届地下空间科普创意大赛,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25年1月, 南京.

[2] 第一届地下空间科普创意大赛,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24年1月, 南京.

[3]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2019年,南京.

[4] “中设杯”江苏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学生组和公众组,金奖,2019年,南京.

[5]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二等奖, 2020年11月,北京.

[6]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 2019年5月,昆明.

[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优胜奖, 2018年5月,长沙.

[8] 第四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二等奖,2018年11月,淄博.

[9] 首届中国•盐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院校师生组”,二等奖, 2020年11月, 盐城.

[10] 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二等奖,2024年7月, 天津.

[11] 第六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7月, 南通.

[12] 第五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三等奖,2021年6月,哈尔滨.

[13] 第三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8年7月,大连.

[14] 第二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三等奖, 2017年7月,济南.

[15] 第八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2023年5月,苏州.

[16] 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优胜奖,2022年6月,镇江.

[17] 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2021年7月,扬州.

[18] 第五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2020年11月, 南京.

[19] 第四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2019年4月,南京.

[20] 第三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 2018年4月,南京.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快捷导航 / Shortcuts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 电话:0531—80687416

官方抖音官方抖音
网站总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