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正文

硕士生导师来逢波

职称:教授/博导/潍坊学院院长

邮箱:347648799@qq.com

研究领域:综合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

来逢波,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山东省科协常委、山东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黄河流域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东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绿色低碳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担任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以及山东、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科技与社科奖励评审专家。

目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长期从事综合交通、复杂交通网络、交通地理、交通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山东省数字交通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以及省发改委十五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等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出版教材6部。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以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23次。

一、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格局的影响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主持;

[2] 国家社科基金: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主持;

[3]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高速交通网络引导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机理、模拟推演与优化策略研究,主持;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区域经济时空结构与综合交通网络协同演化机理研究,主持;

[5] 中国工程科技战略咨询项目:智慧交通发展战略及实践路径研究,主持;

[6] 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系统的高速交通多式联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7] 山东省重点研发(软科学)重大项目:山东省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关键路径及评价体系研究,主持;

[8] 山东省重点研发(软科学)重大项目:山东省特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路径研究,主持;

[9]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重点):交通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路径及其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动态演化的耦合机理研究,主持;

[10]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重点): 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时空格局协调发展演化机理及路径优化,主持;

[11]山东省高校首批青创人才团队支持计划: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调控与实践应用创新,主持;

[12] 山东省“十五五”重点委托项目:山东省智慧交通“十五五”发展规划,主持;

[13] 山东省“十五五”规划重大课题:山东省“十五五”现代流通体系新业态新增长点研究,主持;

[14]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策略及其与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主持;

[15] 山东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高速公路优势资源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主持。

二、代表性论文:

[1] 低空经济产业量质齐升:内涵解析、理论逻辑与靶向路径,东岳论丛,CSSCI,2025(7)。

[2] 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发展现实与推进策略,重庆社会科学,CSSCI,2025(6)。

[3] 时空视域下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耦合研究,经济问题,CSSCI,2024(1)。

[4]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与城市绿色转型:来自地铁扩建的证据,浙江工商大学学报,CSSCI,2024(1)。

[5] 高铁复杂网络拓扑特征及节点中心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12)。

[6]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机理与路径,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20(4)。

[7]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产业发展作用强度的差异性研究,东岳论丛,CSSCI, 2018(10)。

[8] 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CSSCI,2018(6)。

[9]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实证检验,东岳论丛, CSSCI,2016(6)。

[10] 蓝色经济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研究,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4(8)。

[11] 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CSSCI,2013(3)。

[12]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的影响与优化研究,工业技术经济,CSSCI,2012(5)。

[13] 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华东经济管理,CSSCI,2012(4)。

[14] On The Governance Model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System,Energy Procedia,2024。

[15] Application,opportunities,and challenges of digitaltechnologies in thedecarbonizing shippingindustry:a bibliometric analysis,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2025.


三、学术专著:

[1] 《高速交通网络发展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年3月。

[2]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年12月。

[3]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

[4] 《旅游交通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四、代表性科研奖励:

[1]“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二等奖,2025年6月;

[2]“加快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4年1月;

[3]“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12月;

[4]“山东省“交通强省”建设的战略路径、优化措施与政策建议”获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二等奖,2022年1月;

[5]“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实证检验”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9月;

[6]“高速公路服务区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研究”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11月;

[7]“高速铁路影响效应及区域时空经济仿真检验”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9月;

[8]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7月;

[9] “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演变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协同优化研究”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9月;

[10] “多维视角下旅游交通影响因素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12月;

[11]区域经济时空格局与综合交通网络协调发展研究”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9月;

[12] “山东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2年9月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第1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快捷导航 / Shortcuts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 电话:0531—80687416

官方抖音官方抖音
网站总点击量: